首先,先來複習一下德國訓練學(一):
1. 他很有年紀了,且持續更新
2. 他是個邏輯思考架構
3. 德國教練系統是從上到下的一條龍,訓練學是必修
在進入今天主題之前,先murmur一下個人感覺 - 瞎子摸象XDD
(圖片來源: http://goo.gl/QkgHCv) |
筆者在學習訓練相關東西時,一直有瞎子摸象的感覺,訓練學相關的實務和基礎科學就是那頭大象,且這頭大象只有更大,沒有最大.....,也提醒自己,再怎麼摸,都只是一部分,不是全貌。
以台灣而言,較常接收的資訊來源是英語系資訊,前蘇聯區域、德國、日本都是訓練相關研究很強的地區,雖然很多大師已經世界各地跑,也有英語資訊出來,但很多大師依然還只用其母語分享成果。非英語系資訊較少在台灣出現。以德國為例,很多資訊只以德文發表,如德語區頗負盛名的訓練學期刊 Leistungssport ( 中譯: 競技運動) 和 運動醫學期刊 Sportmedizin ( 中譯: 運動醫學)
(圖片來源: http://goo.gl/fw9SBP) |
(圖片來源: https://goo.gl/6C0VP5) |
各地區有其體育和文化歷史演進,對於訓練上的切入點各有千秋,欣賞各家之言外,也讚嘆訓練學這個無底洞。筆者的德國訓練系統啟蒙老師,國立體大的張嘉澤老師教授,老師常說一句話: "語言是個工具,有這工具,你可以看到另一個廣大世界",深有同感之餘也把自己的無知感自我懷疑越提越高XDD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以上內心小劇場完,進入今日主題 - 基礎能力診斷
在德式訓練中,運動能力診斷與調整是其特色。科技進步使的人體參數可以收集,如心跳、乳酸、移動速度、跑動頻率、發力率、動力輸出....等族繁不及備載。資料的收集加上專業人員的分析,使的人可以應用客觀方式去處理訓練的常見問題:
" 我到底有沒有進步?"、
"這訓練課表適合我嗎?"、
"今天練完感覺很輕鬆,這樣算身體適應了嗎?"、
"我目前的身體負荷能力, 可吃下高強度課表嗎?"、
"為什麼每天練,每天都很累,但又沒進步?"、
"我到底該怎麼設定訓練強度?"、"我是不是過度訓練?".......blablabla
想像一個數學考試測試學生是否有基本加減乘除能力,有的話,可進到下一關學習較難的一元一次方程式。如果測試後發現,學生完全沒有加減乘除能力,這樣讓他進到一元一次方程式會怎樣? 想必會天天高強度學習,天天吃不下去和身心疲乏,耳邊還傳來老師喊 No pain, No gain.........。
絞盡腦汁排好訓練計畫後,就只要好好照表操課等收割嗎? 不是,因為人是有機體,不是機器,訓練並不一定能照劇本走。運動能力診斷就是個考試腳色,每階段去考驗選手,然後考試結果出來後,根據結果去檢討和調整訓練,一個不斷回饋調整的模式。診斷可以配合訓練目的、週期,去擬定個人的訓練強度,以及作為訓練各階段的效果評價。
診斷依訓練階段分成: 基礎能力診斷、專項診斷、訓練檢測及比賽檢測
基礎能力診斷主要在準備期施行,著重在有氧和無氧耐力的閾值能力,較常見方式為Mader在1976年提出的V2-V4理論應用,透過階梯式漸增負荷的方式,判定個人血乳酸濃度在2mmol/l, 4mmol/l所對應的強度。
基礎能力診斷後,最直接的應用就是恢復機轉能力的評估 ( 參考閱讀: Recovery V.S. Regeneration ),也可針對耐力訓練做適合個人的強度設定。筆者常碰到有人問說德國訓練學不就只看乳酸閾值嗎? 這邊說明一下,基礎能力診斷與血乳酸的方式只是訓練整體的一小部分和工具之一,並非全體。
下面為一些基礎能力診斷相關影片:
影片為俄羅斯越野自行車選手Irina Kalentieva進行運動能力診斷,因其專項為自行車,所以測試方式是以自行車進行。
考卷的標準通常都設定60分級格,一樣的概念,對選手而言,基礎能力診斷的結果,到底怎樣算有及格呢? 德國科學家Hollmann等人在1987年提出個共同標準,只要是運動員,基礎能力都該有如下標準: (HR為心跳率, m/s為每秒幾公尺, watt為腳踏車輸出功率單位, mmol/l為血乳酸濃度)
表格資料來源: 訓練學 (張嘉澤,2014) | ˋ |
今天介紹了運動診斷中的基礎能力診斷,數據知道還沒有用,還需要專業的分析與調整,
還有更精采部分,請待下回分曉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