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actionFitness_banner

2015年12月31日 星期四

[譯文] 乳酸:長久以來被低估的能量來源

這篇文章是從我們一位客戶的 facebook 分享動態所發現的。雖然不是新聞,但卻是把我們的訓練系統,背後生理機制講得很完整、清楚的一篇。因此我們決定投入時間,將全文完整翻譯以饗讀者,末尾並加上我們的註解與導讀。

出處:http://www.medgadget.com/2006/04/lactic_acid_an.html
譯者:魏名成
編註:廖歆迪


共軛焦顯微鏡底下的螢光染色影像,顯示老鼠肌肉細胞的乳酸脫氫酶(紅色),以及粒線體細胞色素氧化酶 (綠色) 正在作用。兩者的活性同時被提升 (黃色),顯示肌肉細胞中正在進行乳酸的氧化分解。圖片來源:UC Berkley 新聞網,2006。






2015年12月20日 星期日

基礎速度之 --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

為什麼要用這個標題呢?那一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跟體能訓練有關係?
 

一開始在追女生時,一定什麼都勤不敢怠慢,用最好儀容、好的態度、最佳精神等等.....去面對這女孩。有發現嗎?剛上段文字都是最好的狀態下去面對迎接這女孩,跟速度會有關連嗎? 
 
魔鬼藏在細節裡,怎麼說呢?說到了「追」我們就會聯想到速度


嘿嘿~你追不到我


2015年12月8日 星期二

Recovery V.S. Regeneration (下)

上一篇,我們簡單介紹了有氧閾值與無氧閾值的生理意義。值得再次提醒的是,通常我們講到「乳酸閾值」(Lactate Threshold, LT) 的時候,指的是該強度以上即為無氧運動。因此有些人聽到「有氧閾值」這四個字的時候可能會愣一下,想說不是要講無氧才對嗎?閾值什麼時候變成有兩個了?其實,採行的理論不一樣,名詞的定義上本來就可能有不同,客觀強度上也會有些微的差異。但其實萬法歸於一宗,選方便你使用的即可。

再說,其實兩個強度分界 (閾值) 的概念,其實並不罕見。你如果接觸過心跳率訓練,應該有聽過 75%HRmax 以下的強度區間為 Zone 1,75%~90%HRmax 為 Zone 2,90% 以上則為 Zone 3 的講法 (有些還分得更細)。在此,可以把 75% 的強度當作有氧閾值,90% 的強度則類比為無氧閾值,訓練應用上的概念是相似的。


有聽過「黃綠紅」三個強度區間的講法嗎?其實也是一樣意思。

2015年12月6日 星期日

德國訓練學(二) - 基礎能力診斷




首先,先來複習一下德國訓練學(一):

1. 他很有年紀了,且持續更新
2. 他是個邏輯思考架構
3. 德國教練系統是從上到下的一條龍,訓練學是必修


2015年11月29日 星期日

棒球選手該不該跑長跑?



最近世界12強棒球錦標賽告一段落,雖然中華隊在本次賽事未能打進四強賽,不過選手的拼勁卻感染了全台觀眾一起吶喊一起歡呼。另外S.S.E近期受邀前往文化大學棒球隊,指導運動員體能訓練及訓練後恢復。S.S.E將持續為不同運動項目盡一份心力。





2015年11月17日 星期二

速效、不辛苦,保證有效?甘有可能?

「想要進步、想要突破,壓力刺激少不得」,這個觀念在各個領域與生活面向上似乎大多通用,那麼想要達成目標,我就一定得拚死拚活累得像狗一樣嗎?

我的想法是:「是的,我可以不用累得像狗一樣」,明確來說,我是指不用像其他狗累成那樣,但還是會累。

同樣是親親,我決定站著親就好,就算我可以做到右邊的

2015年11月15日 星期日

運動能力交互關係 (1) -- 跳躍測試






當想要了解一位選手下肢垂直方向的跳躍力時,最常拿來做研究與測試的,就屬『下蹲跳』與『蹲踞跳』了。




這兩種方式在動作上最大的差別在於,CMJ 有一個主動下蹲(離心收縮)的階段,而 SJ 沒有。因此在時間的分期上,CMJ 可分為:下蹲期--轉換期 (等長收縮) --推進期 (向心收縮);相對的,SJ 則是在預備姿勢 (等長收縮) 準備好後,僅包含一個推進期而已。

2015年11月8日 星期日

為什麼沒有訓練效果 ─ 什麼是專項體能?


今天你去選購準備上健身房或是戶外運動等等的運動裝備時,店員都會詢問的需求:要一般跑步、越野跑、打籃球、訓練等等......

感覺每項運動都有專門的配備有它就有種更如虎添翼的感覺,但你()也不一定要有這些專門的配備才能有資格去參加這項運動。 例如:一定要穿慢跑鞋才能去跑步嗎? 那可不一定喔,你也可以穿著籃球鞋去跑步、相對的你也可以穿著慢跑鞋去打籃球,可是在運動的過程中會覺得籃球鞋跑起來好像挺笨重、而用慢跑鞋打籃球雖然鞋子很輕,但卻發現它對腳踝的保護性是比較薄弱的

(籃球鞋對於左右吸震效果較佳) 圖片 espn.go.com

2015年11月2日 星期一

Recovery V.S. Regeneration (上)

Regeneration 這個字眼,近年來被接受的程度越來越高。連保守的德國人,慢慢地也有更多教練與運動員接受這些從美國傳過去的詞彙,譬如說德國場地車短距離選手 Robert Froestemann 的個人臉書上面就po過 "Regeneration & Mobility = also important" 這句英文,照片搭配他的巨腿在滾按摩球

這邊的 regeneration 是指主動、積極恢復的意味,有別於單純的休息。但是延續上一篇的詭論風格,今天我們要講的 regeneration 不是這個意思。


2015年10月31日 星期六

什麼是德國訓練學? (一)




筆者每次翻德國訓練學課本,腦中就浮起金庸筆下的張無忌學太極劍

張三豐使了一次太極劍,張無忌看清楚了,張三豐叫他想想,過了一會兒,張無忌已忘了一大半。 張三豐微笑演示了第二次,但這次和第一次竟沒一招相同,張無忌表示還有三招沒忘,沉思半晌後,滿臉喜色叫道: 這我可全忘了,忘得乾乾淨的。"


    (圖片來源: http://goo.gl/z3J5Rb)

2015年10月8日 星期四

運動 v.s. 訓練

有一句英文格言我非常喜歡,出處不詳:

"Exercise is what makes you feel good afterward. Training is when it's starting to hurt."

當然,其實這句話是不對的,就像以前左營國家訓練中心牆上那句「苦練是通往金牌的唯一道路」標語一樣。但我喜歡它的原因是,有些時候訓練無可避免真的就會很艱苦,想著這句話會讓自己比較能夠接受當下在做的那蠢事。

拿這麼樣一個詭論開啟我們今天的議題,也算有趣。



什麼是S.S.E.?

Interaction Fitness 的標誌裡頭,有三個英文字的縮寫:S.S.E.




什麼是「S.S.E.」?其實就是競技運動的體能組成,也就是力量(Strength)、速度(Speed)、和耐力(Endurance)三大基石。